难辨雌雄/巧借盛名 鱼目混珠

时间:2024-06-29 05:49:09来源:西安喝茶体验-西安喝茶推荐-西安品茶qq 作者:时尚

  盛产“外籍院士”的难,不只欧洲自然科学院一家,辨雌乌克兰和俄罗斯的雄巧多所机构亦呈井喷状。去年年底,借盛一位“90后教授当选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的名鱼目混消息引发外界关注。多份通稿对乌克兰国家工程院(AINU)的难介绍称其“拥有160多位院士及130多名通讯院士,以及50多名来自美国、辨雌加拿大、雄巧德国、借盛俄罗斯、名鱼目混以色列、难中国等国的辨雌外籍院士”。然而,雄巧该院网站上外籍院士一列仅有86人,借盛且均为英文拼写的名鱼目混中文人名,绝大部分人名与近年国内宣传稿件相对应。

  AINU官网还声称,自1998年起,该机构加入国际工程与技术科学院联盟(CAETS)。但在CAETS现有的33所成员机构中,并未发现AINU。与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名称相似的乌克兰工程院(EAU),亦声称其37位外籍院士中18位来自中国。上述两家以乌克兰为名的组织在中文名称上与乌克兰最高科学自治组织乌克兰国家科学院(NAS)多有相近。

  此外,近年来也有多位国人声称当选俄罗斯工程院(RAE)和俄罗斯自然科学院(RANS)外籍院院士,而这两家组织的中文名称也与俄罗斯联邦最高学术机构俄罗斯科学院(PAH)相近。

  另外,名称上的相近使大众以至学者都难以分辨一家组织的学术权威和口碑,其中最典型的是欧洲科学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其名称与欧盟的官方顾问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也常译为欧洲科学院)相近。2022年,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的网页上就发表了一篇文章质疑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的性质,提醒学人留意。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